記得當我還是體育記者的時候,身邊不少人都投以羡慕的眼光,殊不知,新聞採訪不僅要與“時間賽跑”,還得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,例如站在“最前線”,應付意想不到的意外。
為了將國內外的體壇動向第一時間為讀者們送上,我們常常要通宵工作,有時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。
猶記得去年8月,我、同事及數名同行千里迢迢“空運”到沙巴斗湖採訪籃球元首杯,當時,同事負責新聞撰寫工作,我則幫忙拍攝比賽場面。
攝影記者,要捕捉球員們在球場內的精彩動作,但因為相機裝備的不足,鏡頭不夠長,小記我唯有冒著“生命危險”,站或坐在籃底拍攝。
站在籃底,就要有隨時被球砸的心理準備。
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個時候,其中一名在場上“奔馳”的球員欲將球傳給隊友;但球一傳,隊友手滑,球就從我的正前方“飛”過來。
那一球,球速快得讓我與坐在身邊的同行都來不及反應,就這樣重重地砸在了我的臉頰上,臉頰也在瞬間就腫起來。
被砸中的那一剎那,不只是痛,更因為一些幸災樂禍的觀眾,感覺有點丟人。
慶幸的是,同行們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,為我解困,有者忙著找冰塊敷臉,有者則陪伴著我幫我檢查我臉上的“傷勢”,頓時甚感溫暖。
外間刻板印象,記者之間往往會因為“利益衝突”,勾心鬥角,耍盡手段,其實,許多記者交情匪淺,尤其在有難時,大家都願意伸出援手。
這種相互關心及合作的感覺,我喜歡!
刊登于2014年4月7日《中國報》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